今年年初,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医生”。这群来自福建省和南平市的专家团队,深入车间,围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公益诊断”,为企业提升管理成熟度开出精准“药方”。这正是南平以质量技术服务为支点,撬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案例。
据悉,南平市委自印发《南平市加快实施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方案》以来,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融合质量、标准、品牌战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格局,推动质量工作与经济规划同步,各类政策协同发力。
南平市建阳、邵武、浦城等地,在园区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便利,支撑绿色经济园区发展。同时邀请省级科技特派员、质检认证专家开展20余场问诊,解决竹产业、医卫产业、酒行业等40余项质量问题,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南平市政和、建瓯两地试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15家企业凭借质量管理工具和7S管理法实现提升。
与此同时,南平市标杆企业引领质量发展。当地52家企业被纳入市、省、国家3级质量奖梯队培育。3家企业获第6届南平市政府质量奖。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氏木业”)、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竹科技”)等4家企业冲击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其中杜氏木业获提名奖。
值得关注的是,质量强市战略在竹产业这一南平特色领域结出最为丰硕的创新之果。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与南平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开创该省局地合作赋能产业链质量强链先例。“市场监管赋能南平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随之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出9个方面21条措施。南平市从竹产业探索出质量强企强链特色路径,相关实践被国家与省级媒体报道,入选南平市优秀改革案例,贡献“南平经验”。
不仅如此,链主企业龙竹科技开展供应链质量赋能试点,通过价值链分析明晰产业链结构,推广“品质六步法L6”,推动供应链提质增效,相关企业效益提升超25%,产业链条图和瓶颈图谱助力产业协同。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专家团队去年频繁穿梭于闽北竹乡是“链主效应”的生动写照。2024年5月,他们深入建瓯、政和、建阳的6家竹企,破解供应链管理瓶颈;8月,相关处室负责人分赴多地开展技术帮扶;10月,帮扶培训覆盖四县(市、区)。一场场现场帮扶,推动构建起“链长引导链主、链主带动链员、全链协同提升”的产业质量新生态。
闽北大地上,一场“质量”变革正重塑经济肌理。如今,质量基因融入南平市发展血脉,从质量基础设施普惠服务到质量奖引领,再到特色竹产业跃升,质量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力量。
来源 | 中国质量报 记者:江岱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