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三伏天,趁热养生正当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1 11:05:30   浏览次数:3  发布人:beb8****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间段,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上蒸下煮”的时节,人体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稍有不慎,暑邪、湿邪便会乘虚而入。因此,三伏天要注意养生防病。中医讲究“顺时而养”。此时,顺应气候特点,趁热养生,注重养阳、防暑、调脾胃,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伏天疾病多发三伏天气候湿热,以下疾病易发,大家应注意防范。1.湿热困脾,气机阻滞,导致胆汁外溢,发为黄疸,水湿泛肤可致浮肿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间段,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上蒸下煮”的时节,人体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稍有不慎,暑邪、湿邪便会乘虚而入。因此,三伏天要注意养生防病。

    中医讲究“顺时而养”。此时,顺应气候特点,趁热养生,注重养阳、防暑、调脾胃,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三伏天疾病多发

    三伏天气候湿热,以下疾病易发,大家应注意防范。

    1.湿热困脾,气机阻滞,导致胆汁外溢,发为黄疸,水湿泛肤可致浮肿。

    2.湿阻中焦,可导致纳呆、腹泻及痢疾频发。

    3.火扰心神,引发烦躁、失眠、血压波动等。

    4.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病患者,因湿热伤阴,症状易反复甚至加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将养生融入生活

    起居有时《黄帝内经》指出,夏季适宜“夜卧早起”。此时昼长夜短,大家可顺应自然规律,相对“晚睡”(不宜迟于晚上11时)、“早起”,以接收天地的清明之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及充足的体力。

    注意防暑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的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晒,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室内通风、凉爽,适度使用空调、电风扇,避免冷风直吹。

    适度运动运动不要过于剧烈,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过汗伤阳、伤阴。大家可选择相对和缓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情绪平和炎热的天气不仅会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下降,还易引起肝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焦躁易怒等。所谓“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应做到心平气和,以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温热饮食夏季,人们喜欢喝冰水、吃冰淇淋,以缓解暑热,这样很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大家可以喝热茶、热粥“以热制热”。热茶、热粥能刺激毛细血管舒张,促进排汗散热。在烹饪菜肴时,可适当加入生姜、紫苏、豆蔻等温性食材,以温中散寒、养护脾胃。

    为大家推荐几款食疗方。

    1.西瓜翠衣粥。取粳米100克、西瓜翠衣(切块)100克、西洋参3克、荷叶3克、陈皮3克,加水煮成粥。此粥具有清暑利湿、调理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可将粳米换成薏苡仁。

    2.绿豆莲子银耳羹。取绿豆100克、莲子30克、银耳10克,加水煮至食材软烂。此羹具有清暑热、泻心火、健脾利湿的功效。食用时,可适当加入冰糖提升口感。

    3.鲜柠檬薄荷茶。取鲜柠檬2~3片、鲜薄荷叶3~5片,加入适量温水(40~42摄氏度)浸泡30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可酌情加入少量蜂蜜。此茶可醒脾、消暑、祛湿,适用于食欲不佳伴小便色黄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学会“热养生”

    穴位贴敷三伏天气候炎热,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毛孔开放,且气血旺盛,是药物吸收和恢复阳气的最佳时机。此时将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借助天时之“阳”、药物之“阳”,激发人体之“阳”,可达到祛除体内伏寒、温补脏腑阳气、调整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目的。

    晒背三伏天晒背与三伏贴原理类似,正确晒背可起到温阳通络、祛除伏邪、防病强身的作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三伏天晒背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在上午7时至9时晒背,避免在高温时段久晒。

    2.初次晒背以身体耐受为宜,循序渐进,以微微发汗为度,切忌大汗淋漓。若大汗淋漓,并伴有体温升高、四肢乏力、头晕目眩、口渴难耐或头痛不适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表现,应立即停止晒背,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糖盐水。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3.晒背后,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大家应立即穿好衣服,避免直接吹电风扇、空调,最好在室内阴凉处静坐休息15~30分钟,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晒后及时补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茶水、淡盐水,忌饮冰水。


    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治医师 刘蔚翔、主任医师 姜泉

    编辑:梁婧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eb8****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