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奋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6 14:41:58   浏览次数:1  发布人:522e****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时光如梭,转眼在人民法院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回顾自身的履职经历和成长的往昔岁月,可以说与国家法官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40年来的不凡历程、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光阴荏苒、时代进步,特别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司法改革不断深入,自身的工作角色与身份在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变,教与学的内容也在变,但司法为民的初心没变,尊师重教的理念没变,向“新”而行的方向没变。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奋进,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时光如梭,转眼在人民法院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回顾自身的履职经历和成长的往昔岁月,可以说与国家法官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40年来的不凡历程、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光阴荏苒、时代进步,特别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司法改革不断深入,自身的工作角色与身份在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变,教与学的内容也在变,但司法为民的初心没变,尊师重教的理念没变,向“新”而行的方向没变。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奋进,学院伴我成长,不断丰富我的法官职业生涯。

    角色与身份在变,从“学员”到“教师”

    不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学院的学历教育,还是近些年常态化参加学院举办的政治轮训、专题培训,我一直是学院忠实的学员,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不断从中汲取各种知识和营养。如今,面对一本本学习笔记、一篇篇学习心得,我收获满满,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提升了素质能力。

    随着工作经验丰富、办案能力提升,本世纪初我被学院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从学院“学员”向“教师”的转变,肩负起授业解惑、“传帮带”的责任。我走上讲台的机会多了起来,每年都有十多次讲解办案心得、剖析典型案例、指导学术论文写作等活动。如今,面对精心准备的一个个讲座PPT、一个个典型案例、一篇篇论文,我深感收获颇丰。这些不仅记载了我个人学习思考的成果,更是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助推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缩影。其间,我获得了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法研究中心专家、安徽省法治人才库专家、“七五”“八五”讲师团成员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应邀到学院、全国四级法院及华东政法大学、安徽大学等单位举办讲座。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院的悉心培养和兼职教师的岗位历练。

    教与学的方式在变,从“线下”到“线上”

    记得十多年前,不论是作为学员还是兼职教师,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在线下进行。特别是借助“法官教法官”平台,老师台上讲解,学员台下听课,遇到热点难点问题,师生之间不时发问、分析、研讨,学习气氛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线上教育越来越受到青睐。老师坐在办公室,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平台即可线上授课,学员足不出户就能收听收看,不仅减少了车马劳顿,而且教育培训覆盖面显著扩大。例如,2023年我在援疆期间,应学院邀请在新疆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线下主会场有皮山县人民法院干警参加,线上分会场有其他人民法院干警同步收听收看,线上线下同聚共识、促进融合。

    当下,学院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对全国四级法院开展一站式培训已成为常态。这为广大法官,特别是基层、偏远地区法官,提供了直接聆听最高法领导和老师们权威讲解的机会,有力促进了全国各地法院司法理念和裁判标准的统一。实践证明,信息化让人民法院教育培训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力法治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教与学的内容在变,从“诉讼”到“非诉”

    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与人民法院职责使命同频共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早期,学院为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培训内容多以提升法官审判执行能力为主。如今,为推动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多元解纷机制,培训内容新增了法官立足审判职能主动“抓前端、治未病”等内容,从理念和机制上全面支持非诉解纷。

    我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转变。十年前,我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常态化工作模式是力求把每一个案件都办到极致、办到最好,同时有针对性地撰写典型案例、发表法学理论文章进行交流学习。与此同时,不论是作为学员还是兼职教师,教与学的内容也侧重于民商事诉讼法律知识。记得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结合司法实务和办案心得讲授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内容最受欢迎。

    近年来,我主要从事立案审判、多元解纷等工作。为了破解人案矛盾,借助诉调对接、多元解纷等新机制,从理论到实践、从线下到线上、从司法到立法都有许多探索。与此同时,我参与教育培训的内容也侧重于“非诉”方面。比如,2019年9月,结合自身全程参与《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调研、起草和制定等经历,在学院作专题讲座,为全国各地法院推动多元解纷地方立法贡献“安徽经验”;2024年10月,结合桐城市人民法院“六尺巷调解法”品牌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的生动实践,在全省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作专题讲座,为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建设贡献“法院力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院40年的光辉历程,是人民法院教育培训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我法官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未来,我将继续与学院同行,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奋进——努力将个人所学所悟融入新时代人民法院教育培训的大格局中,为培养更多适应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的优秀法官,为谱写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作者:汪晖(作者系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一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

    见习编辑:姚瀚|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于淏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522e****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