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
荣膺“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7月2日,央视三套播出
“我的艺术清单” 七一特别策划
《难忘的一天》。
栏目组来到张晋藩先生家中,
在一张张珍贵资料中探寻他深耕法学的足迹,
听他讲述七十载青灯黄卷里难忘的一天。
1949年10月1日,是张晋藩先生
最难忘的一天。
彼时的他正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
9月30日上午得知第二天要去游行,
他与同伴们兴奋地制作道具。
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喊
“中央人民政府现在成立了!”
那一天,这句话在他的脑海里久久回荡。
当时的他立志一定要努力学习,
让自己迅速成长。
自那以后,他把时间、精力和心血
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
1979年9月,
张晋藩先生提出编写多卷本中国法制史。
十九年苦心钻研,
被他称为“争气书”的
《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终于出版,
全书五百余万字,
那是他记忆中最兴奋的一天。
1950年,张晋藩先生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
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
1952年留校任教,
二十二岁便开始了他一生挚爱的教师生涯。
九十多岁高龄,
张晋藩先生仍在做研究、教学生。
仍坚守在他热爱的讲台上。
70分钟的课程,4000字的讲义,
在八倍放大镜的帮助下,
他用整个寒假来研读史料,
为这次课程做准备,
虽然深受眼疾困扰,
但丝毫无法减弱先生的工作热情。
二十二岁站上讲台至今,
张晋藩先生招收培养了
新中国第一届法制史专业博士生,
创建了我国首个也是唯一的
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地。
本次采访前,
张晋藩先生准备好了很少示人的宝贝,
它们诞生的日子他都清晰的记得。
从他在《光明日报》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二十几岁时写的《中国宪法史》……
到最终出版的《中国宪法史》成书,
这些珍贵的资料见证了一个青年的执着,
也记录了一个学者一生深耕法史的足迹。
泛黄的纸页记得,
一个青年如何在煤油灯下抄录古籍,
如何在被国外学者轻视的岁月,
守护学术的火种。
如何在白发苍苍时,
依然为一句史料,反复考证,
而这些初心,都源于那个,
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天。
七十余载讲台耕耘,
九十五岁步履未停。
张晋藩先生把对党的誓言写在三尺讲台,
化作倾囊相授的师者仁心,
把对学术的赤诚刻进数百万字书稿。
他用一生证明有一种热爱可以穿透岁月,
有一种信仰足以支撑一生。
法大微信【第20250704期】
内容来源: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动图制作:黄明军 钟子峰
排版:张瑶瑶
责任编辑:谢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