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㉖|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5 19:58:39   浏览次数:6  发布人:841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强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展播第三批优秀案例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怒江州独龙江是位于云南西北部边陲之地的跨国界河流,怒江州境内河长91公里,流经著名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

    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强化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展播第三批优秀案例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

    怒江州独龙江是位于云南西北部边陲之地的跨国界河流,怒江州境内河长91公里,流经著名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也孕育了古老封闭、人口较少的“太古之民”独龙族。

    突出问题

    近年来,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加剧,私挖乱采河道砂石、侵占河道、挤占岸线空间等现象时有发生。流域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能力滞后,生活垃圾未有效处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加重原生态河流保护压力,流域综合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脱贫前的独龙江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脱贫后的独龙江乡

    主要做法

    怒江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美”赋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美”,走深走实走好一条民族地区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构建严密法规制度体系。颁布施行《独龙江保护管理条例》《独龙江生态保护规划》,推动独龙江保护迈上法治轨道。实施《独龙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定岸线功能区13个,明确人类活动正、负面清单。设立州、县、乡、村四级河长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强化依法治水。

    二是扎实开展独龙江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建成河道生态堤防及护坡5公里,修复整治工程建设遗留痕迹1处,取缔流域内非法采砂点2处,完成绿化美化1832.34亩,义务植树1.68万株,大力推行“以电代柴”,推动独龙江乡1142户农户使用电器炊具。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7座,沿江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统筹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建成绿色游憩走廊2公里、卫生公厕93个,清理陈年水沟85公里,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637户,江畔村庄更加宜居宜人。着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以“不砍树、不扩田”为原则,在独龙江乡5个行政村推广种植林下草果8.5万亩以上,带动果农人均增收3400元,使草果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有力推动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实现“两山”转化和流域可持续发展。

    四是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治理模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传承好独龙族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以及“人与水相亲,水与人相依”的人水和谐共生理念。将河流保护管理纳入村规民约,独龙族群众自发推选河道管理员并开展常态化巡河。持续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克劳洛”乡愁部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克劳洛”乡愁部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后

    治理成效

    独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优美,水质常年保持Ⅱ类及以上,每年向伊洛瓦底江注入约54.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流域生物多样性趋势向好,以独龙裂腹鱼为代表的特有鱼类分布范围扩大、鱼类资源增加,凤头䴙䴘回归独龙江畔。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的89%增长到2024年的93%。农村污水治理率从0%增长到90%以上。积极探索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的机制和途径,林下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获得较大发展。独龙江畔“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美丽独龙江增添新景。2018年,独龙族群众实现了整族脱贫,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1255元增长到2023年的1.8万元,实现“一跃千年”。贡山县获得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流动的翡翠“独龙秘境”

    经验启示

    怒江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的绿色发展思路,通过立法网,推进良法善治;定规划,明确生态修复方向;促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抓共治,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作每一个独龙族同胞的自觉行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共生共赢的新局面,可为民族文化独特、原生生境良好、资源禀赋丰富的流域保护提供借鉴。

    供稿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

    编辑 | 廉伟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41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