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翰墨抒怀 同愿同行—杨永法、沈亚洲佛教书画展”在浙江长兴寿圣寺隆重开幕。这是一场汇聚了佛教文化与书画艺术魅力的文化展览,吸引了众多来自上海、湖州及长兴等地的嘉宾与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由湖州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长兴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指导,湖州市佛教协会、长兴县政协书画社、长兴县佛教协会、长兴县佛教文化研究会、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主办,长兴寿圣寺、上海永法文创产业发展基金会承办。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宝山寺方丈世良法师为展览题字祝贺。
推动佛教文化与书画艺术的融合交流
开幕当天,湖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朱德清,长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永章,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书协副主席田文惠,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马银芳,武警上海总队原副参谋长申庆华,中国书协会员、上海航天书协主席杨永法,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沈亚洲,长兴县政协书画社社长张加强,长兴县政协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郎勇,长兴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张勋华,湖州市佛教协会会长界隆法师、秘书长任玉林,长兴县佛教协会会长证道法师、副会长宽智法师,中国书协会员、湖州市书协副主席张志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创始人、上海市劳模姚礼庆,上海永法文创产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晓峰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长兴县佛教协会秘书长门和法师主持。
湖州市佛教协会会长、长兴寿圣寺方丈界隆法师首先对莅临开幕式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书画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亦是我们寿圣寺开放三十周年的好日子,期待杨永法和沈亚洲两位老师的书画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时,更为湖州、上海乃至长三角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上海航天书协主席杨永法表示,很高兴受邀和沈亚洲教授一起在寿圣寺举办展览,多年来,自己也一直尽最大的努力通过书法艺术去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今天在这里举办展览活动,一是希望与大家探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佛教文化的更多方式,二是希望通过交流,加深上海和长兴两地书画家的友谊,共同打造更多的平台,在艺术创作、展览交流、书法惠民等方面开展更多的互动和合作,为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长兴县政协书画社社长张加强对本次展览的举办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在湖州长兴这片土地上,有着一系列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交融的历史和文化印记,而这次展览,不仅为长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高水准的平台,也将继续书写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活动上,朱德清、杨永章、田文惠、杨永法、沈亚洲、张加强、张勋华、界隆法师等嘉宾共同上台剪彩,宣布杨永法、沈亚洲佛教书画展正式开幕。
翰墨与佛教文化交织的艺术盛宴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杨永法60幅书法作品,沈亚洲8幅绘画作品。其中,书法内容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金句、佛教诗词与联句等,书体涵盖篆隶行楷;绘画作品主要以佛教人物为主,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步入展厅,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被充满禅意的书法作品所牵引。“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这些诗偈皆由杨永法以楷书恭录,在笔墨间舒展,一笔一划都散发着佛家禅意智慧。同时,也有《心经》、《吉祥经》等佛教经文的书写,笔笔端正沉稳,驻足其间,仿佛能听见笔墨与佛理的低语,在静谧中涤荡着观者的心灵。
同时,也有沈亚洲创作的一系列罗汉图。其中《十八罗汉图》尤为夺目,画中罗汉或盘膝静坐,或站或靠,姿态生动。画幅两侧由杨永法创作的“道在圣传修在己,德由人积鉴由天”条幅,笔力浑厚沉稳,与罗汉图的气韵相得益彰,这两句箴言如同画龙点睛之笔,字画相映间,仿佛能听见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对修行的真谛多了一份深思。
参观过程中,杨永法亲自为大家导展。他除了剖析书法的创作技巧之外,还从创作的内容分享自己的体会,让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书法的外在美感,更能领会到作品背后蕴藏的艺术匠心与文化底蕴,这种亲力亲为的讲解,不仅拉近了与观展者的距离,也让大家对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立体的认识,让整个参观过程更具沉浸感和收获感。
展览现场,大家或驻足欣赏,或轻声交流,或与艺术家在作品前合影留念,沉浸在这一场翰墨与佛教文化交织的艺术盛宴之中,更对两位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赞叹不已。
此次书画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佛教文化与书画艺术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平台,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文化体验,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该展览将持续30天。(照片由上海航天书协特聘摄影师丁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