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特别策划 | 西夏陵申遗成功的学术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3 12:43:08   浏览次数:1  发布人:44f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西夏陵”遗址分布范围约40平方公里,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址。考古研究表明,目前西夏陵陵墓群已发现9座、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这座宏伟壮丽的陵墓群,不仅见证了西夏的辉煌历史,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西夏陵”遗址分布范围约40平方公里,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址。考古研究表明,目前西夏陵陵墓群已发现9座、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这座宏伟壮丽的陵墓群,不仅见证了西夏的辉煌历史,更以其独特的多民族交融特质,向世界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质的深刻内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夏陵不仅具有独特的陵寝制度,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与建筑构件,涵盖西夏石雕、陶瓷、铸造、纺织等多个产业,以其独特的方式浓缩了西夏政治制度、多民族特征、宗教信仰、生业方式和文化与技术成就等方面的信息。西夏陵既保留党项族固有文化传统,又融合了周边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文化要素,体现出西夏王朝融汇多元的文明特色,在中华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见证地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西夏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见证。作为古代帝王墓葬,它的选址思路、建筑形制、建筑构件、出土的文物等诸多方面均受到唐宋文化的影响,体现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

    西夏学已有百年发展历史。与西夏相关的出土资料丰富,包括文物、文献、遗址等多项内容,使原本没有史书的西夏,活灵活现展现在世人眼前。通过西夏学的百年发展,看出西夏不仅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还通过这些遗产证实自身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贺兰山东麓的戈壁滩上,九座巨大的黄土陵台沉默矗立了将近千年,它们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陵区之内,270多座陪葬墓星罗棋布地环绕在帝陵周围。陵区每座陵台都建有两到三座碑亭,部分陪葬墓也有碑亭。这些碑亭如今早已荡然无存,大大小小的残碑被考古人员从碑亭遗址中一一清理出来,有4400余块之多。刻有文字的残碑给人们带来惊喜,但残碑破碎的程度又不免让人失望。因为依据这些破碎的残碑,我们至今还难以一一确定这九座陵台主人的归属,更不用说那270多座陪葬墓墓主的身份。尽管如此,学术界还是从支离破碎的残碑碑文的缀合拼接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西夏陵的发掘与研究不仅将补全中华民族帝陵谱系中缺环,更为西夏学、“一带一路”的研究提供助力。西夏陵申遗历程及其成功的实例也说明,中华文明的宝贵历史遗产亦是全人类文明的历史遗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依然能够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贡献东方智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齐泽垚

    新媒体编辑: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4f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