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早勤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精神礼赞不灭 忠诚担当不止——追授边晓斌同志称号表彰会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1 08:58:22   浏览次数:2  发布人:3329****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7月10日,天空一片雾蒙蒙,阳光透过云层勾勒出耀眼金边,成片的绿树在微风中扑簌摇曳。这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追授边晓斌同志称号表彰会,追授边晓斌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边晓斌生前系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2023年12月14日,边晓斌同志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7月10日,天空一片雾蒙蒙,阳光透过云层勾勒出耀眼金边,成片的绿树在微风中扑簌摇曳。

    这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追授边晓斌同志称号表彰会,追授边晓斌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边晓斌生前系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2023年12月14日,边晓斌同志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重在基层法院、一线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指出,“边晓斌同志是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优秀代表,是人民法院倾心为民、竭诚奉献的榜样楷模,是全面履职、勇于担当的基层法院干部先进典型。”

    对英模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表彰会上,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讲述了边晓斌工作、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再次将这位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带到公众面前,为广大政法干警带来一场庄严的精神洗礼。

    勇于担当,如我在诉
    ——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29年的法官生涯,47本工作笔记,字里行间都是一位人民公仆坚守正义、担当作为的闪光印迹。

    在边晓斌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工整醒目地写着“奋斗”二字,陈旧的纸张穿越时空,静静诉说着初心的力量;另一个笔记本上,遒劲有力地写着“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内容富有哲思,折射着他自我砥砺的奋斗自觉。

    “困难面前有晓斌,晓斌面前无困难!”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忠正动情地讲述着,“只要他在,院党组就放心,干警们就有了主心骨。”

    几年前,仪征市重点民生工程——宝能小学在建项目因债务纠纷陷入停工,周边适龄儿童入学受到影响。案件诉至法院,财产得到保全,法律关系也很明晰,但能否以情况紧急为由裁定先予执行,让接手单位尽快进场续建,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审委会上有委员提出担心,边晓斌态度鲜明:“先予执行是为了满足当事人的迫切需要,如果上千名孩子上学的事都不算迫切需要,那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出了问题我负责!”执行当天,面对原施工单位的阻挠,边晓斌耐心说理、讲明利害,最终圆满完成执行任务。

    2024年9月,宝能小学如期开学,朗朗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周边学校入学压力缓解。这民之所盼的和谐一幕,边晓斌最终没能看到。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小切口”撬动社会治理“大文章”。

    2010年底的一天,外地人魏师傅在高空作业时摔了下来,造成脑部重伤、多处骨折,面对高额医疗费,一家人在仪征举目无亲,四处借债无果,法院虽然判决包工头赔偿,对方却不愿赔“躲”了起来。至暗时刻,边晓斌如同一束光送来希望——他一边发动全院捐款,协调民政等部门发放救助金,一边想方设法寻找包工头,经过不懈努力,赔偿款拿到了,魏师傅的身体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边晓斌仍未止步,而是着眼于抓前端、治未病,为千千万万个魏师傅筑起、兜牢防止家庭跌落的“安全网”。

    他了解到,彼时仪征从事木匠、漆匠、瓦匠、水工、电工等“小五匠”工作的农民工有8万多人,一旦出事,医疗费少则三五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自己付不起,雇主赔不起。边晓斌建议开展农村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并多方协调财政资金为“小五匠”购买保险,推动当地包工头“凡用工、必买险”,被誉为破解农村“小五匠”维权难的“仪征样本”。

    学习你,成为你,会场听众自觉对标对表着。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郑琳琳说道:“我将在行政审判工作中传承这份为民初心,聚焦实质解纷,依托府院联动力促案结事了人和,为护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他用自己的‘时时放心不下’,换来人民群众的‘案案心里踏实’。”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傅振华表示将用英模先进事迹照亮奋斗之路,助力谱写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司法实践的新篇章。

    全面履职,止于至善
    ——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在他生前奋斗的605办公室,书架里满是法律书籍,点缀其中的,有一张边晓斌和工人们笑容灿烂的合影。

    1994年,仪征当地近500名农民成为某大型国企的短期合同工。2007年,企业突然提出终止劳动合同,让工人以劳务派遣工的名义回到原岗位工作。工人们感觉不公平,纷纷找到法院,要求法院介入,帮助他们协调签订稳定、有保障的劳动合同,法院多次调解却久谈不下,工人们情绪很大,嚷嚷着要停工。那时边晓斌刚到民一庭工作,他主动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工人们白天上班,他就带队晚上登门,找每位工人谈话。

    一次次上门走访,一次次耐心调解,准确了解工人们的合理诉求后,边晓斌三番五次找企业领导,终于说服企业接受了分步调解方案,确保工人待遇不降,企业生产不停。

    守得云开见月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施行,为工人们的诉求提供了法律支撑。边晓斌抓住时机,果断组织调解。最终,近500名工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

    “我们到法院去了不下百次,他每次都笑脸相迎,耐心听我们说,要不是他的坚持,事情也不会解决得这么圆满。”工人代表们红着眼眶回忆说。

    “边院长说只要用心用情去磨,就没有磨不开的心结。”仪征市人民法院三级法官朱建讲述道:“每当我办案遇到困难,耳畔就会响起这句话。”

    2021年11月,仪征法院裁定受理扬州国裕船厂破产清算案。边晓斌一趟趟去船厂现场勘查,一遍遍查阅专业书籍,还专门跑到浙江调研类似案例,最终闯出一条新路子,指导管理人采取资产“先取消长期租赁”“再短期租赁+维修”“再重整”的方式,实现破产资产价值最大化。如今,重整后的船厂生意兴隆,年纳税超6000万元。

    这些年,在他的谋划推动下,仪征法院持续打造了“真给力”优化营商环境司法品牌,探索出价格争议诉调对接、破产涉税事项便利化改革等做法。

    无论在基层田间地头办案,还是在千里之外援疆,无论是协调处理案件,还是进行审判管理,他用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书写着对司法事业极致的忠诚、热爱和责任——

    在扎根基层法庭的10多年间,他走遍了当地每个村落,办理的上千起案件都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人民法院工作期间,他协调扬州、仪征两级法院援建了“心连心”食堂,帮助新源法院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多项制度。2017年开始,新源法院审判质效跃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一方阵。

    面对案件压力不断增大,人案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他牢牢抓住审判管理这个“牛鼻子”,牵头制定民商事速裁快审规范指引,实行审判质效日通报、月分析、季评比,组织领导包案示范,在仪征法院打出一套科学管理“组合拳”。仪征法院获得“全国优秀法院”、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多项沉甸甸的荣誉。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四级主任科员章城在会后表示:“我要学习边院长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方法,成长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干警。”

    江苏省公安厅法制总队见习警员李佩云说:“边晓斌同志用生命注解‘人民法官’,为政法干警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大公无私,党性坚强
    ——“用最干净的心维护最纯粹的正义”

    圆圆的脸、黝黑的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件格子衬衫、一条休闲裤,一双100多元穿到变了形的运动鞋。这是边晓斌生前留给大家的印象。

    在同事和朋友心中,边晓斌是一个生活简朴、不求名利的人。他对自己吝啬,但对同事、群众却很慷慨;他把荣誉让给别人,却把困难留给自己。

    边晓斌待人热忱,但要有谁工作“不上心”、对待群众“没温度”,他就会立即指出,让其改正。新入职干警、新发展党员、新提拔干部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再忙也要帮助他们系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培好成为优秀干警的第一锹土。

    边晓斌常言:“我们仪征的城市精神是‘尚义求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守正义、追求信义,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边晓斌当法官后,就与家人明确了“四不”规矩:不准收人钱物、不准接受请托、不准过问案情、不准在家接待任何与案件有关的人。他用一生诠释了“用最干净的心维护最纯粹的正义”。

    在妻子和女儿眼中,边晓斌虽然是个工作狂,却又是一个爱家、爱生活的暖男。

    “爸爸援疆那一年,我正逢中考,家里房子装修,奶奶身体也不好,家里很需要他。面对组织需要,爸爸还是带着牵挂,踏上了前往新疆新源法院的行程。”边晓斌的女儿边淑洁含泪追忆。边晓斌彼时虽然远在新疆,仍写信鼓舞女儿做勇敢而温暖的人。

    “高考那三天,正值端午节,爸爸放假在家,他挑起‘营养师’的担子,每天我考完回家,就看到他穿着围裙,拿着锅铲招呼我‘小战士回家啦,快点洗手吃饭吧!’”边淑洁声音颤抖,“那个看见我哭会心疼,我一回头就站在我身后的人,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哀思在空气中凝结,力量在共鸣中凝聚。与会人员心中激荡起阵阵涟漪。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鸿彬说:“我将学习其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依法履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感佩其家风家教:“‘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他大公无私,不但严于律己也严格要求家人。”

    表彰会召开前两天,魏师傅妻子从常州回到仪征,这里曾带给她的温暖守护和安全感,让她感到全身毛孔都打开了。“这么好的人怎么没有了。”苦尽甘来的她失声痛哭,哭声里是对恩重如山的边晓斌的感念、告慰——魏师傅的儿子如今已成为大学里的行政老师,组建了小家庭,有了两个孩子。

    仪征的街上熙熙攘攘,生产生活一片安宁祥和。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边晓斌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赤诚、对人民的热诚,镌刻进每一个司法案件、播撒在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仪征、在江苏、在全国,已经有并且还会有更多千千万万和边晓斌一样的人民法官,忠诚履职担当,矢志不渝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见习记者:渠丽华

    见习编辑:贺晴 姚瀚|联系电话:(010)67550765|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王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3329****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zaoq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